培训目标
水是生命之源、生产之要、生态之基。我国人多水少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,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,我国水安全呈现新老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,水资源短缺、水生态损害、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加凸显,已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。新时期要深刻认识水利规划计划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,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。
培训安排
【培训对象】各省市、自治区及直辖市水务系统干部、水务企业家。
【培训时间】根据委托单位需求定制培训时间。
【培训方式】理论授课、现场教学、分组研讨相结合。
【培训地点】重庆大学
【培训费用】按照《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管理办法》等文件规定的有关培训费用标准执行。

课程设置
课程模块 |
课程名称 |
学时 |
时事政治 |
《关于加强水资源用途管制的指导意见》解读 |
4 |
《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导则》解读 |
4 |
《国家节水行动方案》《公共机构节水管理规范》解读 |
4 |
学习生态文明思想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|
4 |
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指导意见》解读 |
4 |
“十四五”水安全保障规划研究 |
4 |
解读《长江保护法》和《乡村振兴促进法》 |
4 |
《排污许可管理办法(试行)》解读 |
4 |
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 |
山洪预警“户户知”工程管理与应用 |
4 |
贯彻新绿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|
4 |
生态文明视角下的“五水共治”方略 |
4 |
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水生态修复工程理论与实践 |
4 |
河湖综合治理中的误区与认识、经验与教训 |
4 |
海绵城市建设与河道生态护岸 |
4 |
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与资源养护 |
4 |
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|
4 |
绿色、低碳、环保建设美丽中国——水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思考 |
4 |
“新基建”与水利项目建设 |
4 |
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|
4 |
水资源承载能力及节水管理成效评估 |
4 |
水土流失的防止和综合治理方案研究 |
4 |
水污染防冶执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|
4 |
基于虚拟化技术的“智慧水务”信息系统架构设计 |
4 |
雨水情监测和洪水灾害的基层防汛体系建设与应急管理 |
4 |
世界级城市滨水空间打造 |
4 |
城市河流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创新发展 |
4 |
河道底泥资源化技术创新应用 |
4 |
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 |
4 |
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——水生态修复 |
4 |
全球水循环与资源化利用 |
4 |
水污染治理中的“中西医结合疗法” |
4 |
水污染治理与环境监察 |
4 |
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与运维管理 |
4 |
供排水管网建设与运行管理实务 |
4 |
我国小城镇污水治理的现状、对策与案例 |
4 |
饮食业油烟与污水治理执法实务知识 |
4 |
农村污水治理与环境保护 |
4 |
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工作创新 |
4 |
城市治理能力提升背景下的涉水系统规划建设 |
4 |
生态缓冲带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|
4 |
水利项目资金投入与成本控制 |
4 |
防洪排涝工程等水利项目运行管理 |
4 |
新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 |
4 |
水资源承载能力及节水管理成效评估 |
4 |
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及解决办法 |
4 |
如何坚守“三条红线” , 保障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” |
4 |
城乡居民生活水价及再生水利用价格机制研究 |
4 |
“互联网+”智慧水务 |
4 |
饮用水水源地监测能力建设与信息化管理 |
4 |
统计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|
4 |
“河长制”信息管理平台及APP应用 |
4 |
河道底泥资源化技术 |
4 |
水环境污染事件与政府危机处理 |
4 |
增强六大意识,推进依法治水 |
4 |
水库移民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|
4 |
水利工程质量与财务监督管理 |
4 |
全媒体语境下水生态保护的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工作 |
4 |
水文化创意与水景观设计 |
4 |
山水,世界观的艺术 |
4 |
水文化在美丽河湖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|
4 |
现场教学 |
亮点单位参观学习 |
4 |
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基地——广阳岛 |
4 |
白公馆、渣滓洞 |
4 |
红岩魂陈列馆、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 |
4 |
三峡博物馆、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|
4 |
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、周公馆、桂园 |
4 |
红岩村——红岩革命纪念馆、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 |
4 |
课程仅供参考,可根据委托单位量身定制培训课程。 |
师资力量
培训部集合重庆大学、西南政法大学、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等驻渝高校的高端师资及各实务部门专家,包括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”“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”“国家级精品组员共享课程”主讲人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智库专家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重庆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、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、重庆市政协委员等。
联系方式 
联系人:谢老师
联系电话:023-65120502 / 13452158156
邮箱:849207882@qq.com
地址:重庆市沙坪坝区沙中路83号重庆大学B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