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训目标
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,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。要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,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培训安排
【培训对象】各省市、自治区及直辖市领导干部。
【培训时间】根据委托单位需求定制培训时间。
【培训方式】理论授课、现场教学、分组研讨相结合。
【培训地点】重庆大学
【培训费用】按照《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管理办法》等文件规定的有关培训费用标准执行。
课程设置
课程模块 |
课程名称 |
学时 |
党建引领 |
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解读 |
4 |
以“党建+协商” 走乡村振兴之路 |
4 |
加强农村基层党建,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|
4 |
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:乡村振兴与组织建设 |
4 |
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,健全自治、法治、 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|
4 |
文化振兴——繁荣乡村文化,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|
4 |
大数据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|
4 |
新形势下,农村书记如何做好党政双责一肩挑 |
4 |
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,构建以农民工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后备力量培养机制 |
4 |
乡村治理中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方法 |
4 |
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 |
4 |
农业现代化 |
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创新驱动的战略重点 |
4 |
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|
4 |
以“两山”理念引领乡村振兴的转化路径 |
4 |
把握“三农”发展形势,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 |
4 |
发展新业态、新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|
4 |
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“三化”协同发展及制度创新 |
4 |
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与耕地资源保障 |
4 |
产业振兴——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化模式路径与创建方法 |
4 |
未来农业,农业互联网项目规划建设 |
4 |
智慧农业发展:新科技驱动农业变革 |
4 |
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培育与模式创新 |
4 |
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的创新思维与实践 |
4 |
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绿色区域经济发展思考 |
4 |
用最严格的制度、最严密的法制做好生态保护与修复 |
4 |
“三位一体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改革建设 |
4 |
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|
|
新常态下镇村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|
4 |
农业企业转型升级与多产业融合发展 |
4 |
乡村建设 |
高质量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规划 |
4 |
如何建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机制体制 |
4 |
新城镇化视野下城乡一体发展的国家战略与践行创新 |
4 |
乡村空间更新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提挡升级 |
4 |
县域经济发展与体制、机制创新 |
4 |
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 |
4 |
ICT与数字乡村发展 |
4 |
守望、复兴——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 |
4 |
推进互联网+公共服务,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 |
4 |
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|
4 |
县乡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健康乡村建设 |
4 |
新时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|
4 |
乡村振兴战略中投融资体系构建 |
|
新常态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|
4 |
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与动态监控 |
4 |
宅基地“三权分置”政策解读和集体建设用地有效利用的具体实现形式 |
4 |
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|
4 |
创新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机制,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农业基础 |
4 |
农村电商产业链的内在逻辑及支撑体系 |
4 |
面向未来,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 |
4 |
产业赋能 |
乡村文化建设的多元化路径探索 |
4 |
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创新,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|
4 |
发展乡村文化旅游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|
4 |
以优质内容打造未来乡村文化场景 |
4 |
文化乡愁——文旅融合下的乡村文化振兴 |
4 |
农文旅产业融合及县域乡村旅游规划 |
4 |
乡村文化资源与开发特色文化产业 |
4 |
乡土文化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的灵魂 |
4 |
农耕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农村经济发展 |
4 |
壮大文旅消费新业态——乡村视野和创新路径 |
4 |
实施文体康养旅游打造乡村旅游精品 |
4 |
基于民族文化与资源优势的旅游产业规划与建设 |
4 |
品牌、产品、节会、文创——旅游目的地四大IP创新 |
4 |
特色小镇文化内涵打造与旅游功能开发 |
4 |
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创产业模式创新 |
4 |
古村落、古文物保护下的旅游开发 |
4 |
非遗文化的保护利用与再开发 |
4 |
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策略与新旧动能转换 |
4 |
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、新模式 |
4 |
重返生活——中国传统手工艺复兴策略 |
4 |
乡村演出项目开发与乡村演出队伍建设 |
4 |
守正创新: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音乐文化 |
4 |
茶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|
4 |
农产品的深加工与艺术创造 |
4 |
农村农民创业路径与市场开拓 |
4 |
“国潮”兴起——“老字号”年轻化、网红化转型之路分析 |
4 |
乡村治理 |
把握“三农”发展形势,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 |
4 |
以“互联网+”打造数字政府,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|
4 |
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,构建县乡一体、条抓块统基层治理新模式 |
4 |
“枫桥经验”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|
4 |
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治理机制创新与城乡融合发展 |
4 |
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 |
4 |
要让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|
4 |
乡村治理,乡风文明及镇村干部作用发挥 |
4 |
党支部领办合作社(联合社)发展集体经济 |
4 |
组织振兴——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|
4 |
农村基层治理与乡村治理法治化 |
4 |
深化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制度体系 |
4 |
运用法治方式突破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 |
4 |
现场教学 |
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创新,助力乡村文化振兴——以真武宫村为例 |
4 |
产业融合引领美丽乡村建设——以永川秀芽茶产业为例 |
4 |
生态康养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 ——以天池村为例 |
4 |
基层社区治理——以团结坝社区为例 |
4 |
课程仅供参考,可根据委托单位量身定制培训课程。 |
师资力量
培训部集合重庆大学、西南政法大学、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等驻渝高校的高端师资及各实务部门专家,包括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”“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”“国家级精品组员共享课程”主讲人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智库专家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重庆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、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、重庆市政协委员等。
联系方式
联系人:谢老师
联系电话:023-65120502 / 13452158156
邮箱:849207882@qq.com
地址:重庆市沙坪坝区沙中路83号重庆大学B区